在新征程中更好履行正風肅紀反腐職責使命 為共同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摘登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
(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自覺擔負起“兩個維護”重大政治責任。持續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堅決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作為黨內政治要件,聚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制定監督清單,督促逐項落地見效。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強化政治監督,堅決扛起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監督責任,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移交問題線索進行重點督辦。
(二)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始終強化不敢腐的震懾,五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10360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0428人。持續扎緊不能腐的籠子,針對重點領域違紀違法案件,督促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規范用權、優化治理。著力筑牢不想腐的堤壩,協助省委先后開展“講政治、重規矩、作表率”“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和“以案示警、以案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積極推進“三不”貫通融合,協助省委制定《關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 2018年—2020年開展扶貧領域專項治理期間,全省共查處腐敗和作風問題8539起1251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634人,移送檢察機關111人,追回資金9041萬元。堅決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2018年—2020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期間,全省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 “保護傘”問題3389件3501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172人,移送檢察機關528人。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牽頭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四)堅持糾“四風”樹新風并舉,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2018年以來全省共查處問題4984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7627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147人。嚴查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五年來全省共查處問題12380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6523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0858人。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價值觀、政績觀。今年上半年,群眾對我省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效滿意度達到97.5%,較2016年提高6個百分點。
(五)堅持全面貫徹巡視工作方針,充分發揮黨內監督利劍作用。高質量完成省委巡視全覆蓋任務。十屆省委組織開展11輪巡視,實現317個黨組織巡視全覆蓋,并對27個黨組織開展“回頭看”,共發現問題12779個。建立“一聯動兩巡視三檢查”工作模式,在全國率先開展“機動式”巡視,圍繞脫貧攻堅、醫療衛生、人防、法院、教育等重點領域開展省市縣三級聯動巡視巡察。扎實做好巡視整改落實和成果運用,建立健全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網。加強巡視工作規范化建設。
(六)堅持精準執紀問責,監督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顯著增強。推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做實做細監督基本職責。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協助省委制定實施加強和改進黨內同級監督、加強“關鍵少數”干部教育管理監督等制度規定,開展黨內政治監督談話。精準運用“四種形態”,五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32萬人次。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協助省委出臺黨政干部容錯糾錯辦法,常態化開展暖心回訪、澄清正名等工作,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充分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
(七)堅持統籌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提升法治化規范化水平。一體推進紀律檢查體制、監察體制、紀檢監察機構“三項改革”。持續深化派駐機構改革,調整優化省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機構設置,制定實施進一步深化省屬企業、省屬本科院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強紀檢監察組織建設的意見。扎緊織密基層監督網,指導縣級監委依法向鄉鎮(街道)派出1509個監察(專員)辦公室,組建389個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協作區,推動基層建立“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積極發揮村級黨組織紀檢委員作用。
(八)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從嚴從實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省紀檢監察系統涌現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李夏、“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朱建波、“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趙寒亞等一批先進典型。深化全員培訓,加大交流輪崗力度,干部隊伍結構不斷優化。強化執紀執法權監督約束,勇于刀刃向內,堅決防治“燈下黑”。五年來全省共談話函詢紀檢監察干部2160人,組織處理1477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56人,移送檢察機關17人、其中廳級干部5人。
二、五年來的工作體會
五年來,我們堅持學思踐悟、探索創新,進一步深化了對全面從嚴治黨規律的認識,積累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的實踐經驗。一是必須堅持黨對紀檢監察工作的全面領導。二是必須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建設。三是必須始終以正風肅紀反腐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四是必須推動“兩個責任”有效落實。五是必須在守正創新中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六是必須注重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議
(一)聚焦“兩個維護”強化政治監督,確保“十四五”時期重大戰略任務落實見效。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和長期政治任務,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加強監督檢查,推動完善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督查問責機制。深入實踐探索服務保障現代化建設的有效舉措,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鼓勵探索創新,大力推進清廉建設,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發展環境。
(二)堅定不移深化反腐敗斗爭,努力實現正氣充盈、政治清明。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建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精準研判大發展大建設時期的腐敗風險點,持續加大懲治腐敗力度。加大打擊行賄力度。堅持查清問題和查找體制機制漏洞同步開展,健全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機制。強化警示教育,以案明紀釋法,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嚴以律己、廉潔治家。
(三)堅持全面從嚴、一嚴到底,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四風”樹新風,不斷培土加固黨的十八大之后筑起的中央八項規定堤壩。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落實中央及省委為基層減負各項舉措,糾正基層監督泛化苗頭性問題。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露頭就打、寸步不讓,堅決防反彈回潮、防隱形變異、防疲勞厭戰。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以優良黨風帶動政風、引領社風民風。
(四)深入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群眾合法權益。聚焦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扎實開展5年過渡期專項監督。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圍繞財政投入、金融服務、領導體制、工作體系、規劃實施和項目建設、考核機制等加強監督檢查,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常態化開展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深入推進“村霸”等黑惡勢力及基層腐敗問題整治。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深入治理民生領域的“微腐敗”,保障黨中央惠民富民、促進共同富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五)堅守政治巡視職能定位,進一步增強巡視巡察的權威性、震懾力、推動力。緊盯被巡視黨組織履行黨的領導職能責任做實做細政治監督,著力發現和推動解決突出問題。立足常規巡視,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巡視、“機動式”巡視和“回頭看”,圍繞重點領域開展省市縣三級巡視巡察聯動,高質量完成巡視全覆蓋任務。堅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強化巡視整改日常監督,督促落實巡視整改主體責任。推深做實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切實加強對市縣巡察工作的指導督導,常態化開展“巡紀聯動”。健全完善巡視巡察制度體系。
(六)促進各類監督貫通融合,不斷提升監督治理效能。制定實施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的具體辦法,健全完善“室組地”協作配合、“室組內地”聯合辦案等機制。發揮黨內監督的政治引領作用,強化紀委監委監督的協助引導推動功能,推動監督體系與治理體系對接起來。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落實紀檢機關負責人同下級“一把手”談話制度,改進黨內同級監督。推動監督關口前移,堅持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完善深化運用“四種形態”工作機制,精準監督執紀問責。
(七)抓深抓實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推動形成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監督機制。進一步推進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加強派出機關對派駐機構的領導,分類施策推進省屬企業、省屬本科院校、事業單位和部分以上級管理為主單位紀檢監察派駐體制改革。督促推動加強機關紀委建設。持續深化基層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探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拓展群眾監督渠道。健全完善紀檢監察制度體系,促進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
(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著力打造適應新征程新要求的紀檢監察鐵軍。加強省紀委常委會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創建模范機關。堅持好干部標準,選優配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認真貫徹監察官法和監察法實施條例,持續推進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分級分類開展全員培訓,提升政治能力和紀法水平。自覺接受最嚴格的約束和監督,嚴守執紀執法權力邊界,始終保持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