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公布了2024年度安徽交通優質工程獎評選結果,由集團建設的9個工程項目獲此殊榮。
淮北市S101合相路(二期)改建工程及S254古毛路(宋疃至古饒段)PPP項目
淮北PPP項目涵蓋 S101 和 S254 兩條省道的改建施工任務,路線總長約32公里。作為淮北市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工程,該項目為淮北“東進、西延、南擴、北調、中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方向與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項目的建成,成功打通了連接淮北市鳳凰山經濟開發區、濉溪經濟開發區、濉蕪現代產業園等重點產業區域的運輸通道,極大地提升了區域間的物流運輸效率,為產業鏈的穩固與拓展提供了堅實的交通保障。
德州至上饒國家高速公路合肥至樅陽段
德上高速合樅段全長21.057公里,位于安慶市桐城市境內,是安徽省高速公路規劃網“五縱十橫”中“縱三”的重要一段。項目建成后,對支撐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推進皖江城市帶和合肥經濟圈發展,加快安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完善國家和區域高速公路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G3W德州至上饒高速公路池州至祁門段
G3W德州至上饒高速公路池州至祁門段,全程91.656公里,橋隧比高達60%,其中31公里路段為“特長、大埋深、淺埋偏壓、溶洞、生態敏感”的復雜隧道群,無論是建設規模還是施工難度,均為安徽省內之最。該項目憑借卓越的建設成果與創新實踐,榮獲“安徽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優秀創新案例” 稱號,成為區域交通發展的強勁引擎,為皖南地區交旅融合注入全新活力。
明光至巢湖高速公路合肥段
明光至巢湖高速公路合肥段,全長51.3公里,是徐州至杭州高速公路的關鍵聯絡線點。項目建成后,與現有的徐明高速共同搭建起一條省際交通要道,極大地強化了安徽與江蘇、山東方向的交通聯系,成為完善合肥經濟圈路網結構、提升經濟圈輻射帶動功能的關鍵載體,在區域交通格局優化與經濟協同發展的進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S325六安馬頭至長集段新建工程
S325六安馬頭至長集段新建工程全長約45.15公里。項目的建設對于優化區域路網結構,密切六安各地區聯系,引導地方產業聚集、帶動沿線鄉鎮經濟發展,支持區域扶貧開發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S246(原S211)太湖至望江一級公路(合安九鐵路太湖東站至望江快速通道)項目
S246(原 S211)太湖至望江一級公路(合安九鐵路太湖東站至望江快速通道)建設工程,坐落于望江縣境內,路線全長約 33.213 公里。該項目作為望江縣的重大工程,是連接太湖東站與望江的關鍵快速通道,在完善區域交通網絡、提升區域交通便利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亞行貸款安徽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水陽江航道整治工程
水陽江航道整治工程位于宣城市宣州區,依托天然渠化河道挖深、拓寬。全長30.9公里,航道底寬45米。作為宣城市聯通江浙滬、融入長三角的重要水運通道,項目通航后,在宣城市承接產業轉移、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引江濟淮工程派河口船閘
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溝通段派河口船閘項目位于派河干流入巢湖口位置,項目總長約3.10公里,包含船閘土建工程、船閘上下游引航道工程等。項目作為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志性工程,對于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意義重大。
蒙城縣G237及S305蒙城繞城段一級公路改建工程PPP項目
蒙城PPP項目全長約11.622公里,涵蓋新建特大橋1座(渦河五橋)、中小橋6座、涵洞21道。項目建成后,區域交通基礎設施顯著升級,有力推動了亳州市融入沿淮城市群戰略布局,加強了與周邊城市的交流合作,為區域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