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管理是項目精細化管理的突出環節,是提升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建工水利黨委以“精”字為要,從“細”處落腳,在“管”上發力,提升全員成本核算意識和全流程核算管理水平,將精細化管理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不斷提升項目創效能力。
樅陽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以“強核算、控成本、增效益”為核心管理理念,通過全過程動態成本管控體系和“成本攻堅、進度管控、質量創優”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取得了顯著成效。項目實際利潤率較目標利潤率提高了4個百分點,實現了工期縮短、成本降低和資源利用率提升的多重目標。
▼精細化成本管控 提升項目效益
項目嚴格落實“公司—項目—班組”三級核算機制,在項目策劃階段,由分公司主導、總公司審核,充分挖掘各分類項目的利潤點,確保策劃的精細化和系統化。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優化招標方案,采用永臨結合的方式建設臨時施工便道和砂石路基礎,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時,項目每日采集機械臺班、材料損耗等關鍵數據,實現“每日成本可視化、每周偏差預警、每月效益分析”的動態管控,進一步提升了成本控制能力。在土地平整施工中,通過臺班數據對比優化機械組合,施工效率顯著提升,燃油消耗量大幅下降。
▼科學管理搶工期 優化方案降成本
面對溝渠管網復雜交叉的施工難點,項目團隊秉承“搶工期就是創效益”的理念,掛圖作戰、合理安排工期,優化施工方案,減少返工損失。項目創新實施“項目指揮部—標段工區長—單元網格員”三級管理體系,實行“日清日結”進度考核,確保工程按計劃高效推進,極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嚴把質量關 樹立品牌形象
質量是項目的生命線。樅陽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為上”的管理思想,創新實施“三檢四控”質量管控制度,即自檢、互檢、專檢以及材料控制、工藝控制、檢測控制、成品保護。在土地平整的關鍵工序中,項目團隊對表土剝離與恢復、田埂填筑等方面嚴格把控,均達到優良標準;在渠系混凝土澆筑作業時實行“雙頻檢測”,合格率達100%。憑借過硬的質量管理,項目不僅為整體利潤率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還在樅陽縣高標準農田各標段中成功樹立了公司的良好品牌形象。